空间科学

科技创新年 |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获颁“钱德拉塞卡奖”

2025年9月22日第9届亚太等离子体物理学国际会议在福冈市举行,来自全球的1000多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彰显了该领域在亚太地区的蓬勃活力。议题围绕基础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科学技术、应用等离子体、激光等离子体、空间等离子体、太阳/宇宙等离子体、磁约束聚变等离

北京大学 空间科学 宗秋刚 钱德拉塞卡 空间科学学院 2025-09-25 11:13  2

是不是今后对地震研判会越来越深入? | 袁岚峰

2024年10月4日,袁岚峰邀请四位专家在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厅座谈,共同解读关于地震的知识。这四位专家是: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姚华建博士,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

地震 岚峰 李玲 空间科学 安徽省地震局 2025-08-20 05:22  2

南京大学实现ESI全球前1%学科全覆盖 空间科学成突破新亮点

2025年9月11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南京大学在ESI覆盖的全部22个学科领域均进入全球前1%,成为继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之后,国内第四所实现这一里程碑式成绩的高校,标志着我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迈上全新台阶

南京大学 学科 esi 空间科学 原子氢 2025-09-12 09:25  3

学科发展2035 | 空间天文学发展规律

随着科技的发展,空间天文学的观测工具和方法不断进步。早期的光学望远镜逐渐被射电望远镜、红外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如哈勃太空望远镜)所替代。这些新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观测到更远、更暗的天体,并在更广的波段上进行研究。未来,空间天文学将继续受益于技术创新(如更先进的望

学科 天文学 空间科学 空间望远镜 天文卫星 2025-08-28 06:06  6

地震是怎么被探测出来的? | 袁岚峰

2024年10月4日,袁岚峰邀请四位专家在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演播厅座谈,共同解读关于地震的知识。这四位专家是: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姚华建博士,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特任

地震 岚峰 孙丽 空间科学 李泽峰 2025-06-07 16:03  11

今天,把“我爱我”说给自己听🧡

嗨!西电er你知道5月25日是什么日子吗?✨是超有爱的“全国心理健康日”呀!5月23日下午西电南校区竹园路热闹非凡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办各学院书院协办的“525 心理健康节”校园游园会举行本次活动以“关注心理健康,享受快乐生活”为主题吸引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空间科学 陈泳 创意涂鸦 2025-05-25 09:44  13

《小欢喜2》回南大!5月17日,一起来看英子考上南大后的故事!

六年前,《小欢喜》以高考为笔,书写无数人的青春记忆。那句“英子,开门,爹地”更是成为网络热梗。这部剧正是改编自鲁引弓同名小说《小欢喜》。剧集结尾,主角们各奔前程,其中,女生英子如愿考入南京大学天文系。六年来,读者们一直关心着英子在大学里的成长故事。

故事 南大 欣怡 陈鹏飞 空间科学 2025-05-15 23:39  16